對于多品種小批量的產品怎么做精益生產?比如標準化作業(yè)?
guoye | 被瀏覽:1102 | 2014-08-28 17:00:10
分享到:
剛跳槽到一家北歐家族企業(yè),公司是生產測量儀表的,以前都是小作坊類型?,F(xiàn)在在推行精益生產,比如標準化作業(yè),VSM。
但是公司的產品是可定制的,所以種類很多,客戶可能定了8臺A,1臺B,3臺C,(產品族大概有十幾大類吧,由于大小體積差別比較大,分別在三條產線裝配)一天的產能也就幾十臺,一條裝配線上4到5個人,由于生產儀器巨大,另外5個人分散在工廠的幾個角落生產零件。。。
想問一下這樣情況有什么方案或者值得借鑒的案例嗎?想勞動密集型企業(yè)那樣拆封動作貌似意義不大?怎么才能做好標準化作業(yè)?
全部回答 (1)
zeshen
經驗:40 2014-08-29 16:47:15
經驗:40 2014-08-29 16:47:15
你出了個大難題,標準化管理的特點是越“大”越容易,越“小”越難,不過我想肯定還是有最佳解決方案的,讓我們試著探討一下吧。
首先,做精益,不是為了“精益”而精益。一定要有明確的目的,或者說是需求。那么你們的需求是什么呢?訂單過多生產不完需要提高效率?還是過程成本過高需要降低過程成本?......
因為信息不詳細,所以我只能先猜測了。以我個人觀察相似企業(yè)的經驗,你們的問題應該是客戶訂單不能及時完成,原因可能是:
1、外購件質量和交付問題
2、自制件效率問題(廢品率也是制約效率的一部分)
3、檢驗效率問題(功能性、密封性等等)
4、技術和工藝方面的制約(圖紙、工藝的速度;bom不準導致缺件以及整改次數(shù)等)
當然,還可能有其他很多原因,比如生產計劃安排的不合理、業(yè)務人員盲目承諾客戶交付期等等。沒有詳細的數(shù)據(jù)很難判斷哪些原因是主要原因。不過問題發(fā)生在裝配環(huán)節(jié)的可能性很小(以我個人的經驗,未必對)。教科書上經典的動作研究、連續(xù)流、拉動什么的都用不上了,從你第二段的描述看得出你就想套用這些東西。
現(xiàn)在說說具體怎么解決吧。
這里要先解決一個矛盾。有時候老板想做精益是踏踏實實地想提升企業(yè)的管理水平;而有的時候他確實只是想做所謂的“精益”。你的老板是什么情況?
如果是踏踏實實想做點事,那么你做的改善會很有效果,指標會明顯改善,但是書本上所謂的什么“精益”的影子在你那里恐怕很不明顯。別人有可能會說三道四“就這就是精益???沒什么神奇的嘛,這樣的改善我們也會?!边@就是為什么中國一提精益就要去做“看板”的原因,既有“里子”又有“面子”的事,誰不愛做啊。而你的這件事,恐怕只有“里子”沒有“面子”了。
心態(tài)放平和后,搜集數(shù)據(jù),踏踏實實地找出瓶頸環(huán)節(jié)。別說你那十幾個品種不算多,就算再多的品種,“基本型”就那幾個。按基本型做VSM,很容易確定瓶頸,根據(jù)瓶頸環(huán)節(jié)的具體情況判斷用什么方式改,還不確定是不是操作問題呢,何來的標準化作業(yè)?
關于書籍,我個人傾向原汁原味的權威著作。書店里亂七八糟的相關書太多了,大都是些沽名釣譽之輩東拼西湊來的,沒必要浪費時間去看。我只推薦3本:
《科學管理原理》-弗雷德里克.泰勒;
《豐田生產方式》(一、二)-大野耐一
《改變世界的機器》
這幾本書都是“老書”,從某種意義上講是過時的書,但是管理的精髓永不過時。公元前商鞅變法時治軍的條例其實就是現(xiàn)在的“個人績效+團隊績效”,足以證明,管理方面沒有突飛猛進的發(fā)展,只是我們生在了生產力高速發(fā)展的年代,技術進步太快從而顯得管理方面略有滯后,或者說制造業(yè)的人們前些年過多關注了技術的發(fā)展,現(xiàn)在剛想起來提升管理了,僅此而已。
注意學習精髓,先別去看技巧和方法。否則一個“看板拉動”可能就會困擾你很多年。
贊(0)
- 金稅四期下“數(shù)電票”實操與涉稅風險管控(7集) 講師:屠建清... 立即學習>>
- “金稅四期”稅務機關征管模式變化與重點稽查的企業(yè) 講師:屠建清... 立即學習>>
- 如何用數(shù)據(jù)提升人力資源管理效能(7集) 講師:宋致旸... 立即學習>>
- 酒店會議接待與禮儀技能(4集) 講師:宋德標... 立即學習>>
- ATC職場高情商(10集) 講師:周子淳... 立即學習>>
-
更多>>
也許這些課程能解決你的難題
其它類似的問題
- 在線視頻如何下載,外出可以看看 1回答
- 說了不聽,屢教不改的員工怎么處理 2回答
- 庫房管理員會遇到的問題 1回答
- 如何做好有效溝通? 2回答
- 如何提升員工對工作的積極性? 2回答